共同战疫
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现象有哪些
1、造成心理压力过大。由于疫情出现突然,传染迅速,人们时刻担忧有被传染的危险,一直处于紧张恐慌的情绪之中,无法得到排解,愈演愈烈,造成心理压力过大。
2、敏感多疑,小题大做。迅捷的信息传播,让人们更了解疫情和肺炎症状的同时,人们也更容易感到焦虑、恐慌,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感染者。
3、悲观心理作祟。无法正视现实,认为所有事情都在向消极的方向发展,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,精神萎靡。
4、质疑社会,怨天尤人。将疫情的发生归咎于某个人或社会,对社会乃至个人加以指责控诉,散布不当言论,引发民众恐慌。
5、存在侥幸心理。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发布通知都毫不在意,四处闲逛,出门不做好防护措施,自以为是,认为自己不会被感染。
6、心怀鬼胎,投机取巧。在病情蔓延期间,动歪脑筋,违背社会道德以求盈利。
如何缓解和消除负面情绪
1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。当你的情绪焦躁,胡思乱想时,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:没事的,不要想太多,别自己吓自己,多注意休息就好。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来分散注意力,缓解焦虑。
2、每天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。一日三餐保持营养均衡,荤素搭配,适当饮水。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早睡早起,切勿熬夜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3、适当宣泄情绪。当情绪快要爆发时,及时与家人朋友倾诉,分享自己的感受,过度忍耐容易造成心理压力过大,甚至心理疾病。
4、学会放松身心。听轻松愉悦的音乐,做一些舒缓的运动,看喜欢的电影都有助于缓解疲劳,释放压力。疫情期间,一边听音乐,一边在室内做瑜伽着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5、合理安排时间,做好规划。充分利用假期时间,在休闲娱乐之余,自主学习专业知识、进行科研项目、参与其他活动等。充实安排每一天,让坏心情都不见。
6、寻求帮助。面对疫情,辽宁省高校开通了心理健康支持热线和在线心理辅导平台,在疫情防控期间,为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们提供专业帮助。当你需要时,可以向其寻求帮助,无论何时请记住:你永远不是一个人!
疫情来临,如何正确应对
作为青年大学生,虽然能力有限,但依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正能量:转发信息,发表见解;批判黑暗,挥斥方遒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,少出门,不出门,足矣。
01不恐慌,理性对待
疫情并不可怕,我们能战胜十七年前的非典,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,我们一样可以战胜。中国已经不是十七年前的中国,我们要对祖国有信心,对那些与病毒抗争的白衣战士们有信心,一切都会好起来!
02传播正确信息,杜绝谣言
我们可以向对新型冠状病毒并不了解的人们科普知识,号召民众理性看待,正确防控,识别谣言,不信谣,不传谣。
03保持冷静,端正心态
如果你已经身处危险地区,在这个史无前例的“封城”背景下,情绪和行为的失控有可能发生,请保持冷静,尽量不要让自己和家人处于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景中,无论在哪里,遇事不妨先认怂——此刻,这不丢人。
04合理安排假期,养成良好习惯
合理安排时间,做好每天的规划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调整作息时间,加强锻炼。在假期增长的不能只是体重,还要有体魄和知识,在学习和思考中为假期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,重视而不泛滥;面对疫情我们人定胜天,积极而不大意。
疫情,当重视不当怖惧;
青年,当热血亦当理性。
青年,当热血亦当理性。